上一页|1|
/1页

主题:买房之后就降价,应该愤怒吗

发表于2016-07-06

近期国土部门调整全国用地规划,北京减少170万亩的耕地保护指标。我一直认为,北京不应施行耕地保护政策。从历史数据看,北京耕地保有量可能早已破线,此次调整不过是对既成事实追认,也是增加供地的信号,算是一点微小改善吧。

增加土地供应,有助于拉低房价,这个结论无疑正确。有朋友问我,如何看待这一类有助于降低房价的政策。他知道我刚在北京买房——真是让人难堪的问题啊。

借助政府的反市场政策,一些人获益。尽管他并没有伤害任何人,不得不承认,和受政策伤害的其他人相比,他是个幸运儿。这种现象比比皆是。

十年前在北京买房之人,他的财富增长远远超出一般创业者。不是付出了多少努力,提供多少服务,而是政府施行限制土地供应、限制交易、增加税收、通货膨胀等政策,推高房价,使他坐享其利。

相当长时间里,贵州茅台都是业绩亮丽的股票,股价上涨和分红都很可观。它的销售,很大部分源于官员消费。民脂民膏推高了这家公司股价,使其长期投资者获得了可观回报。2012年政府强力反腐,这支股票几近腰斩,就可见一斑。

政府施行保护政策,一些行业免于激烈竞争。他们无需讨好消费者,也无需面对同行竞争,就能安然生存。这种情形多为国企业,受政府补贴的民营企业也很常见。

如何看待市场化带来的切身利益损失?变革使倨以为傲的政策优势消失:买房者发现房价不再节节上涨,因为住房增加供应;原先持有的股票不再值钱,因为股市将施行注册制,虚高股价被挤掉泡末;高价购买的出租车牌照,在网约车攻击下,不断缩水。面对不利的情形,应如何调整心态,发出声音呢?

从个人财富增长的角度说,我当然希望天时地利,一切风向皆利于我。不过人非蜉蝣,朝生夕死,我希望这种增长是可持续的,不会在将来遭到反噬。每个人追求私利,他人福利也能增进,这本是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如果部分人获益,其他人因同一项政策受盘剥,零和博弈不可能长久。

这其实回答了朋友给我提出的问题。

即便北京放开土地供应(当然,可能性极小),房价下跌,我也不会恼羞成怒。短期的财富缩水让人痛苦,这种痛苦源于投资错误,而非政府剥夺,并且痛苦将被持续性的改善弥补。

由于房价下跌,将来我更有机会买第二套房、第三套房,居住条件大为改善。从生活水平看,我不希望普通住房也成为奢侈品,我的财富不应被锁死在一套北京房子,而是被赋予更多可能性——我想,没几人愿意半生财富被冻结在房产吧。只要市场整体变好,创造财富的机会也在增加——趁高位卖掉房子,寻找其他发财之机,也是可能。

1997年香港特首董建华推出「八万五」计划:政府每年大量供应土地,意在新增八万五千套住宅。香港地狭人多,长期以来土地供应有限,房价高企,住房条件困苦。在就职典礼上,董建华宣布,将持续增加住房供应,缓解港人蜗居之困。

时运不好,199710月,亚洲金融危机袭来,香港楼价暴跌,大量中产阶层财富缩水。楼市最低潮时,香港约5%人群出现负资产,很多人是在房价高位之时,不顾承担能力冲进去的接盘侠。楼价暴跌,对「八万五计划」的抨击遂成为政治正确。财经媒体普遍认为,董建华是香港楼市暴跌的祸首。

2003年香港爆发「七·一游行」,中产阶级大量上街,要求废除「八万五计划」。港府很快妥协。2003年到2005年,香港新增供地降至为零。以后政府每有供地,都会遭到激烈反对。楼市暴跌的阴影存在,新建房屋就很困难。全港居民的生活改善,被有房阶级绑架了。高房价损害了香港竞争力,有房阶级其实也是受害者。他们本来可以住上更好的房子。

这种事情在西方也很常见:农民担心奶价暴跌,抗议政府削减补贴;工人担心外国工人抢饭碗,罢工抗议。在房地产问题上要求政策托市,和他们有什么区别呢?一个市场经济信徒,不应将生活改善寄望于政府。为短期利益而呼吁管制,希望分得不义政策的红利,名节有亏,不仅长期福利将会失去,认知水平囿于阶层浅见,这是非常愚蠢的自我设限。

当然,我不是说基于政府政策的投资就有原罪。只要没有侵犯他人权利,运用错误政策的后果而获益,这得益于个人聪明才智,无可厚非。若是一边获利,一边为糟糕的政策辩护,那就是道德水准的问题了。当一个人借助政府侵权而获益,他还鼓吹这种侵权,即使没有亲身参与,也很值得鄙夷。

※ 想要第一时间阅读菁城子的文章?关注公众号:菁城子(jingchengzi86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