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台湾之鉴:NGO、简易屋与新校园运动

发表于2008-06-13
 尽管在规模上,台湾的“9·21”地震比这次四川地震要小很多,但由于地形地貌相近,台湾的重建经验仍然对我们有着很强的借鉴价值。而台湾建筑界也毫不吝惜他们当年的经验,地震发生后几天内,内地建筑师朱涛在第一时间联系了台湾建筑界人士,很快整理出了一份关于台湾震灾重建的调研报告。

   让NGO效率最大化

   据朱涛介绍,台湾的NGO(非政府组织)是除政府机构外,起到了重要作用的民间团体。例如台湾慈济基金会,在“9·21”地震后展示了空前的组织动员能力。
发表于2008-06-13
 美国社会学家赵文祠讲过这样一个细节,“9·21”地震发生在凌晨2点,但没过多久当地受灾群众就在当地的慈济功德会分支机构门口排起了长队。慈济不仅是最快抵达现场的团队,他们还相应开展了“紧急救助”、“安顿与关怀”、“复建与重建”三大步骤的工作,从救灾到重建长达3年时间,作用持久而显著。

   朱涛认为,内地更不乏民间热心人士与NGO资源,但却缺少强大的民间组织将其整合与有效分配,民间资源相对零散。

    人性化的简易屋

   慈济在震后第二天就决定兴建简易屋来安置受灾群众, “不要建成难民营”成为慈济在重建过程中的重要宗旨。简易屋的设计是人性化的、有呼吸空间的,让住的人能觉得温馨并受到尊重。
发表于2008-06-13
 日本坂神地震后的简易屋平均面积是8坪(25平方米),而慈济则提供了12坪(37平方米)的简易屋。慈济当时建造了超过1700户的简易屋,里面有三室一厅:3个房间,客厅、餐厅并用,卫浴设备齐全,还有厨房、料理台、抽油烟机。整个简易屋所在的社区也有公共活动的场地,并加以绿化。这一切都是为了不让受灾群众有“难民”之感。
发表于2008-06-13
 新校园运动

   “9·21”大地震使得全台湾1546所学校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其中293所严重受损。台湾的“新校园运动”是校园重建工作中的核心部分。它号召建筑师热情地投入校园设计,并且鼓励校方和社区人士积极参与讨论,共同探索融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新型校园空间。经过震后两年的努力,这个运动创造出了近40所各具特色的新校园。
发表于2008-06-13
 新校园运动

   “9·21”大地震使得全台湾1546所学校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其中293所严重受损。台湾的“新校园运动”是校园重建工作中的核心部分。它号召建筑师热情地投入校园设计,并且鼓励校方和社区人士积极参与讨论,共同探索融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新型校园空间。经过震后两年的努力,这个运动创造出了近40所各具特色的新校园。
发表于2008-06-13
 为了确保良好的建筑创作机制,政府实行了一整套有力措施,包括通过一系列公开的建筑提案竞赛来选拔建筑师,赋予中选建筑师合理的设计费,也给予他们充分的规划设计时间,有些学校设计周期甚至长达半年以上。这吸引了台湾、香港等地一大批优秀建筑师的积极参与,激发了他们空前的创作能量。

   在施工上,更是严加控制,吸取地震的惨痛教训,台湾教育部门由震前通行的“最低标”招标方式改为“最有利标”方式,聘请了施工与工程界中信誉好、资深且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评委会,来甄选业绩、能力、信誉等皆佳的施工单位,确保了施工质量。

 

上一页|1|
/1页